来源:劳动仲裁作者:蒿舒云 时间:2022-11-25 18:15:03浏览117次
相关法律依据:
第二十七条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试用期已满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试用期满后按照劳动者的月工资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留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处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额外支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1)责任主体不同。工伤赔偿的主体是有限的。我国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雇主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动损害赔偿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企业,也可以是个体经济组织。
(2)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工伤保险的权利人和义务人必须是劳动关系,不是劳动关系,不构成工伤。而且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不受劳动关系的限制。
(3)责任性质不同。工伤保险的本质是劳动合同关系,主要是《劳动保险法》中的义务,而一般的就业服务赔偿是侵权责任(无管理导致的人身损害赔偿除外),是《民法》中的义务。
(4)不同的归责原则。工伤保险适用无过错责任,劳动损害赔偿适用过错责任。如果是一般侵权,还必须具备损害的四个要件。
(5)性质不同。工伤必须经劳动部门认定,工伤赔偿无需确认。工伤认定是劳动部门有效且有资格的。劳动部门有权认定工人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其他部门的认定无效。
(6)举证责任不同。工伤赔偿可以免除责任,除非用人单位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但是,劳动损害赔偿是基于谁主张,谁举证。所有的赔偿事实都应当由权利人证明。
(七)赔偿限额不同。工伤赔偿时效为60天,劳动赔偿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21年1月1日生效)普通诉讼时效三年为准。如果受害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可以在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律保护,也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和相关主张解决方案
(9)赔偿的范围和标准不同。工伤赔偿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最低生活。赔偿范围仅限于人身伤害,赔付金额受法律标准限制。对不同等级的工伤确定统一标准。按照标准赔偿伤者。而且不是一次性的。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是填补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损害和利益。一般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进行赔偿。一般来说,补偿是一次性的。最明显的就是可以索赔精神抚慰金。
(10)适用法律不同。工伤赔偿受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管辖,而劳动损害赔偿受民法管辖。直接由《民法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及规定的责任和原则处理。
第二条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
第三条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3人以下每件20元;4至9人,每人30元;涉及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
第四条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费如下:
(1)无争议金额的案件,每件300元。
(二)对金额有争议的案件,按下列标准累计收费:
1、争议金额在1万元以内(含1万元)的案件,每件500元;
2.争议金额超过1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的部分,收取3%;
3.争议金额超过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部分,收取2%;
4.争议金额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1%收取。
关于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一定的费用。费用根据劳动争议涉及的金额按照一定比例收取。一般来说,劳动争议案件收取的仲裁费较低。如果需要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去劳动仲裁机构做一些咨询。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后需要几个月才能仲裁的知识。仲裁时效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有效。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到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给您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