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六懂法网!

五六懂法网

你想看法律的都在这里
五六懂法网
当前位置:

2021年醉驾正式取消入刑

来源:取保候审作者:安箕放 时间:2021-10-04 22:07:29浏览866次

2011年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

从这天起,醉驾不再只是普通违法行为

而是被定性为危险驾驶罪

到今年,醉驾入刑已有整整十年。

从2019年起,“醉驾”已取代盗窃

成为刑事追诉的“**犯罪”,每年30万人醉驾入刑。

是什么导致醉驾数量如此之多?

是大家对酒驾的定义不够清晰?

对酒驾的成本不够了解?

还是法律对酒驾的查罚太严了?

一纸杯啤酒足以测出酒驾!

酒驾的定义:

简单地说,血液中的酒精含量≥20mg/100ml,<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

当超过或等于酒驾标准的**高值80mg/100ml时,就是醉酒驾车。

具体一点说,一个成年人在饮用一纸杯啤酒后,立即抽血化验,血液酒精含量就可达到20mg/100ml以上。

而达到以下饮酒量,便可定义为

醉酒状态

70度白酒————————二两八钱

60度白酒————————三两

50度白酒————————四两

40度白酒————————五两

10~20度黄酒——————1斤

10~20度日本清酒————1斤

12~16度葡萄酒—————1斤2两

3~5度啤酒——————3瓶或6听易拉罐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个人体质不同,这个数字可能略有差异)

理论上也许是懂了,但落到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违法的边界是模糊的,因此让人产生了侥幸心理。比如这些常见误区:

我酒量大,能比别人多喝点没事!

酒后挪车不算酒驾?

汽车发动并发生位移,驾驶员即算处于驾驶行为当中。

不出小区酒驾没事?

在小区院内、小区门口等地点饮酒驾驶,经过交警测验调查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按相关法规处理。

搭乘酒驾车出事不担责?

明知司机喝酒还要坚持乘车,出事造成自身损伤,因为自身也存在过错,需要承担部分责任与后果。

隔餐、隔夜酒不算酒驾?

饮酒间隔时间即便过了一晚,血液中仍含有大量酒精,还可能构成酒驾、醉驾,即“隔餐醉”或“隔夜醉”。

酒后多喝水能稀释酒精?

交警使用的酒精检测仪,检测的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肺部的气体,不会因为喝几口水就能冲淡。

因劝酒导致饮酒者酒驾出事不担责?

宴请中参与者因饮酒出事,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4种情况:

1、强迫性劝酒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坏的

2021**新醉驾成本

一旦带着上面这些认知的误区贪杯醉驾,那相应要付出的成本,可能多得你不敢相信↓

图片来源:广东交警、警官漫说

法律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太严了吗?

醉驾入刑十年,如此高的犯罪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是立法者没有预料到的。

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建议提高醉酒驾驶的入罪门槛。每年已经有高达30余万人因该罪被判刑,他认为,罪犯越多,社会对立面越多,社会治理难度就越大。对醉驾者“不能一放了之,也不该一判了之。”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也建议取消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主要是理由是:**,老百姓不认为自己犯罪。就是喝了一二两酒就构成犯罪不认可。第二,没有危害性。喝了酒,自己开车很稳,没有任何的危害性。应加大对深度醉驾和对酒后发生交通事故行为的处罚,对一般酒后驾驶行为处以吊销驾驶证、五年内不准重新拿证的行政处罚,既可以基本剥夺酒驾、醉驾者再犯的可能性,足以警醒教育社会公众。

从醉驾入刑后,争议不绝于耳,从晚近的司法“松绑”到如今的立法“放宽”或者“取消”,危险驾驶罪一路走来,可谓“跌跌撞撞”。“取消论”甚至“修改论”似乎均“不可行”。

大家认为,现行对醉酒驾驶的惩罚是否合理?该不该因醉驾案多而提高入罪门槛?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新标签

NEWS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