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六懂法网!

五六懂法网

你想看法律的都在这里
五六懂法网
当前位置:

刑事拘留一般是多少天?

来源:刑事常识作者:admin 时间:2020-03-15 10:14:58浏览97次

不同类型的拘留在相关规定和时间方面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每种拘留措施的拘留期限都不同。让我们看看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期限有多长。

刑事拘留的**长期限为30天,不包括行政拘留日。

我们的法律只规定了三种拘留。一是行政拘留,二是司法拘留,三是刑事拘留。公安拘留的**长期限为15天。期满后,拘留即被释放。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中心执行拘留。对拘留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合并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该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依照本法受到行政拘留处罚的,不受行政拘留处罚: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首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七十岁以上;

4、怀孕或哺乳一岁以下婴儿。“该条对适用对象作出了否定的排除,即行政拘留不适用于符合特定情况以体现人文关怀的人。

与行政拘留制度直接相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条款是上述条款,其他条款都是针对行政拘留条款是否适用于具体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组织者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执行。

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案件时,办案人员应当提出意见,由部门负责人审查,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决定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实施,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实施。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下列特殊身份人员,必须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备案:

(一)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现行犯被拘留的,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因其他原因需要拘留的,决定拘留该代表的机关应当报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批准。

(二)决定对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实施刑事拘留,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西藏、云南等边远地区没有时间报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外事办公室和外国人主管部门征求意见。

(三)对外国留学生实施刑事拘留时,应征求当地外事办公室、高等教育司、局的意见,并报公安部或国家安全部批准。

执行拘留时,公安机关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者在拘留证上签名(盖章)和指纹。被拘留者拒绝签名(盖章)或者按指纹的,应当注明。如果被拘留者拒绝拘留,行政部门有权使用强制手段,包括使用限制手段。拘留后,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在24小时内将拘留原因和拘留地点通知被拘留者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讯问被拘留者。审讯的目的是查明事实,防止错误逮捕。同时,它还能及时收集证据,在不延误战斗机的情况下找出其他同伙。当发现拘留不适当时,必须立即释放,并签发释放证书。所谓“不应拘留”主要是指以下情形:犯罪尚未发生或者被拘留者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虽有犯罪行为,但不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有犯罪行为,但不是被拘留者所为。尽管犯罪行为是由被拘留者实施的,但该人不具备适用于拘留的法律条件,也不需要拘留。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者,并出具释放证明。

对于那些需要被逮捕但证据不足的人,他们可以在审判前获得一名担保人,或者在监视居住下生活。也就是说,如果经过讯问,认为被拘留者有罪,需要依法逮捕,但在拘留期间未能收集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如果由于办案需要采取某些强制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的,应当办理逮捕手续。

根据第《刑事诉讼法》条第61款,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或者逮捕时,应当通知被拘留或者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或者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根据第《刑事诉讼法》、条第2款第83条被拘留后,被拘留者应立即被送往拘留中心拘留,拘留时间**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了不能通知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或通知恐怖活动可能妨碍调查的情况外,被拘留者的家属应在拘留后24小时内得到通知。妨碍调查的情况消失后,应立即通知被拘留者的家属。妨碍侦查的情形包括:其他共同犯罪嫌疑人听到消息后可能逃跑、毁灭或者伪造证据;可能相互勾结,形成攻守同盟;其他需要查证的犯罪和尚未采取的相应措施等。但是,上述情况消除后,应立即通知被拘留者的家属或其所在单位。如果在24小时内没有发出通知,应在拘留通知中说明原因。无法通知的情况包括:被拘留者未提供真实姓名和地址;被拘留者没有家庭或工作单位;等等。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新标签

NEWS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