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六懂法网!

五六懂法网

你想看法律的都在这里
五六懂法网
当前位置: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故意杀人罪的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故意杀人罪作者:admin 时间:2020-07-17 07:55:02浏览91次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和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属于侵犯公民个人民主权利罪。

《刑法》规定,在下列时期之后不得适用起诉时效:

1、法定**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5年以后有期徒刑;

2、法定**高刑为不少于5年但少于10年的有期徒刑,后10年;

3、法定**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15年以后有期徒刑;

4、法定**高刑罚是无期徒刑,死刑,20年后执行。如果20年后认为有必要起诉,必须提交**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中国刑法还规定,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故意杀人罪一般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

推荐阅读:怎么提供故意杀人罪证据,故意杀人罪证据有哪些

然而,也有特殊情况,即不少于10年的监禁、无期徒刑或死刑,以及罚款或没收财产。在这种情况下,20年后被起诉并非不可能。

[扩展阅读]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立案标准

涉嫌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公安机关可以立案侦查。

二。

精华阅读: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以下是通过寻找一个小版本的法国公开赛为你做的详细介绍。一、故意杀人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条: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点击阅读

本罪的构成

(1)故意杀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故意杀人罪必须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的有害后果,并希望或允许这种后果发生。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复杂的。

常见的如报复、经济利益、通奸、拒捕、愤慨、愤怒、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犯不同程度的主观恶性,对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3)故意杀人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4)本罪的客观方面是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

1、行为的违法性,即没有理由非法阻止。有法律依据的行为不能构成故意杀人,如正当防卫中杀害非法侵权人、依法执行死刑等。

剥夺了他人的生命。这种行为可以是积极的,如匕首杀人、利用他人或动物杀人等。这也可能是一个消极的疏忽,如母亲未能喂养她的婴儿,导致她饿死,或有义务支持她饮食的人,导致她死亡,等等。故意不作为杀人相对较少。一般来说,犯罪者必须承担防止受害者死亡的具体义务。这种责任或义务的形式是基于身份、地位或以前的行为。例如,当一个成年人和一个未成年人一起外出并受到野生动物的袭击时,他有能力营救但不营救,从而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且他因疏忽而犯有故意杀人罪。

3.行为和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犯罪完成时,行为和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犯罪因果关系。

故意杀人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前者是指通过使用或不使用犯罪工具,以积极或攻击性行为杀害他人,而后者是指以消极行为杀害他人,而不履行某些特定的行为义务,致使他人死亡。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不难识别前者,而后者要复杂得多。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确定被告是否有义务防止或防止死亡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如何确定被告是否有义务防止或防止死亡的发生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新标签

NEWS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