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六懂法网!

五六懂法网

你想看法律的都在这里
五六懂法网
当前位置:

侵权行为人,诬告诽谤罪

来源:诽谤罪作者:冉冷之 时间:2021-06-23 09:41:03浏览118次

核心内容:诽谤罪、治安侵权和民事侵权的界限是什么? (1)诽谤的传播必须是捏造的虚假事实。 (2)法人、团体和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详情如下。感谢阅读。

构成诽谤的诽谤必须是严重的,而违反公共安全行政法规的诽谤必须限于不足以受到刑事处罚的诽谤。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客观事实传播出去,虽然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即使内容属实,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传的,就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事实越真实,侵权越严重。比如为了损害他人名誉而泄露他人隐私更现实,侵权性质更恶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泄露、公布他人隐私,对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在名誉侵权中,法人、团体、组织都可以成为受害者。比如传播假新闻,谎称某厂产品质量低劣等等。目的是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扳倒对方。即使这种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也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而不能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

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另外,即使善意的报道、曝光、批评中存在虚假成分,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要了解更多关于刑法的信息,请点击刑法主页

核心内容:诽谤罪、治安侵权和民事侵权的界限是什么? (1)诽谤的传播必须是捏造的虚假事实。 (2)法人、团体和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详情如下。感谢阅读。

构成诽谤的诽谤必须是严重的,而违反公共安全行政法规的诽谤必须限于不足以受到刑事处罚的诽谤。

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客观事实传播出去,虽然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即使内容属实,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传的,就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事实越真实,侵权越严重。比如为了损害他人名誉而泄露他人隐私更现实,侵权性质更恶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泄露、公布他人隐私,对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在名誉侵权中,法人、团体、组织都可以成为受害者。比如传播假新闻,谎称某厂产品质量低劣等等。目的是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扳倒对方。即使这种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也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而不能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

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另外,即使善意的报道、曝光、批评中存在虚假成分,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要了解更多关于刑法的信息,请点击刑法主页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新标签

NEWS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