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六懂法网!

五六懂法网

你想看法律的都在这里
五六懂法网
当前位置:

欠钱多少构成诈骗罪,欠钱借口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

来源:诈骗罪作者:admin 时间:2020-06-16 08:25:01浏览106次

1996年,被告人王在电大学习期间结识并成为李的朋友。2001年8月至12月,王以资不抵债、放高利贷、脑瘤治疗等为由,先后向李借款10万元。王某用这笔钱装修房子、买家具、还债等。2002年3月,李得知王的所有贷款都是虚构的,几次催促他偿还。同年4月15日,王向李开出10万元的借据。同年12月31日,王某与李某签订了还款协议,双方住房价格为62000元。其余欠款将在一年内付清,该房产将在2003年1月10日前完成抵押手续。

推荐阅读:**高院罪名的司法解释,关于诈骗犯罪的司法解释

但在约定的期限内,王既未偿还,也未办理抵押手续。

“分歧”

**种意见认为,被告王某主观上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客观上,李某因捏造事实、隐瞒事实被诈骗人民币10万元,构成诈骗。

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不构成欺诈。她虚构的借款理由只是民事欺诈,主观上没有欺诈的意图。客观地说,王的欠款不仅暂时无法偿还,而且他还向李开出了借条,并与他签订了还款协议。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王赔偿损失。

“评论”

作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欺诈是指以非法占有、捏造事实、隐瞒事实为目的,骗取他人钱财的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案中,被告王某向李某借款时,编造了经营工厂、偿还高利贷、治疗脑瘤等借款理由,即借款后改变了原来声称的借款用途,用于装修房屋、购买家具、偿还债务等。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应结合犯罪的主客观要件进行分析。

首先,主观上,王某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意图。

从案情来看,王某的本意是向朋友李某借钱。为了实现李某的诺言,他编造了经营工厂资金短缺、偿还高利贷和治疗脑瘤等急需资金的理由。他分期分批向李某借了10万元。后来,当李某催促她还款时,她开了一张借条,并与李某达成了还款协议。这表明李某也认可了双方的民事借款关系。王某主观上无意非法占有10万元。在司法实践中,在民事借款案件中,借款人改变约定的借款用途也很常见。贷款人可以中止合同,追究借款人的违约责任,停止发放贷款,但借款人不应构成欺诈。客观地说,王某虽然编造了借款的理由,但他与李某仍有借款的内容和形式,应认定为民事欺诈,而不是捏造事实、隐瞒事实的诈骗罪。至于后来的欠款,不是因为暂时无力偿还,而是一开始为了捏造事实而骗钱,然后拒绝偿还。

综上所述,王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其与李的借款关系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新标签

NEWS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