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五六懂法网!

五六懂法网

你想看法律的都在这里
五六懂法网
当前位置:

烂尾楼盘业主自救方案

来源:烂尾楼作者:孝元魁 时间:2022-08-07 06:07:47浏览101次

烂尾楼盘业主自救方案,“停贷后”,解决烂尾楼的上中下策

●●●1●●●

深夜,雨凉,失眠。

一个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突然给我打来了电话。他唯唯诺诺跟我客气半天,听出来他有话却欲言又止。我正纳闷,他是二婚了?还是二胎了?还是借钱呢?

他点燃了一根烟,然后叹了一口气,烟雾伴随着忧愁从电话那端传了过来。

老同学声音低沉失落,心不在焉的说着他的近况:

失业,创业,失败,再失业。

又说了半天我才明白:原来是他买的房子烂尾了。

我苦笑:你也停工烂尾了?

他惊:你也?

……

他们业主群也在商议宣布停贷,他想咨询我:停贷是否可取?

这几天沸沸扬扬的烂尾楼业主宣布停贷事件以来,那个宣布停贷的表格越来越长,划拉半天都看不到底。

2022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房子停工烂尾?

其实原因很简单——没钱了,开发商资金链断裂。

老同学买那个项目价格不便宜,二线城市单价一万八,6.125%的利率是**高的,他也是咬咬牙动用了六个钱包。原本以为选了国内知名房企会稳妥得多,可没想到,债务违约、项目停工、停止拿地、企业裁员一系列暴雷消息传来,他买那个项目也绷不住,封完顶停工了一年。

他很想知道,他买的房子这么贵,开发商把钱都搞哪去了?

我给他算了一笔账:

他买的小区拍地时价格1500万一亩,楼面价差不多是9000元/平米,综合起来,建安成本差不多是4000元/平,卖1.8万,是不是看起来还有5000块钱/平的钱赚?

但这项目还有差不多1000多/平的精装成本,再除去各项税费和资金成本,开发建设成本差不多一万六七了,开发商真不赚什么钱。

钱都去哪了呢?

●●●2●●●

在这场甚嚣尘上的停贷风波里,似乎没有赢家。

只是造成的现状谁之过?如何解决?

房地产牵涉到的是业主、银行、地方政府、开发商这四方。先来看房地产市场是怎么运行的:

地方政府整理土地拍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借银行的钱去拍地、建房子,业主借银行的钱去买房,完整的逻辑闭环。

地方政府拍地得来的钱,拿去做了基础设施建设。

而这其中,银行借钱给地方政府(发债)去做土地整理,银行借钱给开发商买地盖楼,又借钱给业主,从中间赚取利息,一根甘蔗三头儿吃还都甜,而且银行是**赚钱的。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全球收入规模、利润总量、资产规模、存款规模**大的银行是工商银行,年报显示工行2021年度营收8609亿元,净利润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赚3500亿的利润看起来不多吧?

但TOP50上市房企(扣除6家未发布财报房企)2021年总营业收入是4.74万亿元,赚了多少钱?

2708亿元。

一家银行一年的利润超过了前50家房企的利润总和。

中国企业500强利润率**高的40家公司里,银行占据了16个席位,工农建交招中这六家银行去年给国家赚了超过1.2万亿的利润。

那开发商呢?

前面说过,开发商的大部分钱款都作为土地款、税费交给了地方政府和国家,其实绝大多数项目的建设成本都在4000元/平左右,在高房价里只占很小一部分。

在这场房地产的鱿鱼游戏里,开发商的角色越来越弱,房地产已经回归制造业,大部分项目的利润都不高,很多不到10%。

开发商很无辜吗?

并不是。

绝大多数的开发商自有资金并不多,但可以通过开发贷、房贷等借来的钱去撬动多个项目。项目开建时,总包(施工方)垫资,取得预售,卖房收钱,偿还完负债,剩下是利润。单盘利润率不高?这就不得不佩服宇宙**房企**先创立的模式了:

高周转+规模。

除了非常知名的当天出图、拿地三个月开盘外,碧桂园把企业一切的流转都基于效用和规模化。

如果说高周转是增效,那么规模化就是复利,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战无不胜。

为什么有的融资成本超过10%,开发商还是前赴后继的去借?因为“如果借一笔钱年息是10%,我们资金利用率再提高一些,一年用到三个项目上,每个项目的利息就是3%了”。

●●●3●●●

那么在今年的停工烂尾潮里,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把楼市现状的问题原因归结为单方面、一种原因的,非蠢即坏,一定是多种原因的叠加,想解决问题,得拆解原因,循证解决。

首先业主绝对没有过错。购房者辛苦劳作,挣来的钱都做了首付、还了房贷,买来的房子却烂尾了,**无辜的人却背负了**重的负担。

那银行呢?

现在多数停贷项目业主对于银行的停贷诉求原因主要有这三方面的违规操作:

银行作为贷款方,违规在房屋主体结构未封顶前发放按揭贷款;

银行将按揭贷款资金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

银行作为预售资金监管方之一,未积极履行资金监管义务,导致预售资金支出不明。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银行有责任,也是大多数业主唯一的抓手。依据是2003年央行出台的“121号文件”中就明确表示“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企业将贷款挪作他用的,经办银行应限期追回挪用资金”。

但可以想想,这个规则已经运行了近20年,为什么只在这两年出现了这些问题?

业内人士都知道,一方面,银行并不能保证业主交的首付款和贷款都流入监管账户,因为卖房时收款方是开发商。

另一方面,房地产资金监管账户其实是由地方房管局和银行共同监督管理的,虽然不同城市规则不同,但一般可以在办完预售、封顶后分别支取35%、75%甚至更多。

近两年疫情原因,房企也都难过,地方政府更是放宽了规定,很多项目出正负零就可办理预售了。

再来看开发商。

高周转+大规模的模式必然让开发商加大金融杠杆,不然无法撬动更多的项目,怎么办?借钱,向银行借钱,向海外发债,向信托借钱,施工方你也得先垫资给我盖房子。无论是谁,无论成本多少,能借尽借。

借了这么多钱,开发商的钱都去哪了?

资金监管在全国内都是形同虚设,各家房企都把钱挪走由集团总部统一调配是业内潜规则。开发商手里的钱,又拿去买地了,所有的钱,都沉淀到了土地里。

这样的杠杆下,项目更多也赚得更多,可欠下的债务,也更多。开发商手里拥有的钱基本是五个盖子盖八口锅。

房企的负债率有多高大家都见识到了,仅恒大近2万亿的负债都让人惊掉下巴,拆解开来,有银行的5700亿,供应商6670亿,美元债1300亿,以及土地出让金和其他税费等等零零散散几千亿,和前面说的金融杠杆基本吻合。

那么开发商上这么大杠杆是何苦?其实也很简单,目前的房地产单项目利润低的模式让各大房企停不下来,只好继续玩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

但游戏有个前提,房价必须在涨,房子必须大量出货,监管资金必须能流动出来,这才能涵盖在涨的各种成本,才能保证房企旺盛的现金流需求。

而国家其实早就注意到了开发商杠杆过高的问题,所以从2020年就开启了房地产的去金融化,主要动作,就是三道红线,请注意,这就是这场风险的开端。

所谓三道红线,就是让你降负债,降杠杆,不达标就借不到钱。

地方政府呢?资金监管不只是银行一家的问题。

而经济方面,这是个更复杂的问题,此处省略五千字。

如果市场好,开发商在销售端有大量回款,问题也不大,但从去年以来,市场降入冰点,开发商在销售端也拿不到钱了,去年开始暴雷还不上海外债的房企也越来越多。

任何一个影响现金流的问题都是引发风险的黑天鹅。

归根结底,这场风险是开发商超大杠杆的主因,从三道红线去杠杆开始,融资出现问题,地方政府监管不够严格,疫情和经济双叠加,市场变差,回款更差,在融资端和发债端也都融不到钱了,现金流枯竭,停工烂尾。

●●●4●●●

问题出现了,怎么解决?

这里有上中下三策。

首先这一波烂尾后,会让期房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吗?答案是不会,至少不是现在。如果现在废除期房制度,现在的房企100%全部死掉,那么接下来楼市无房可买,楼市暴涨。

其次,停贷可取吗?违法违规的事情咱不要做,虽然有很多项目业主宣布停贷,但多数人是“被代表”了的,真正不还房贷的,还是少数。停贷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会影响全家人。

再次,这场危机里,**主要的矛盾其实是民生问题,在我们的国家,维护老百姓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大于一切。所以,

“保交楼”是**要义。那需要多少钱?需要多久?

易居做了一个统计,在200个宣布停贷的项目里,绝大多数都是近四年的项目,大部分也已经封顶。这些项目,都是在地价**高点时拿的地,建安成本(4000元/平左右,而且封顶后绝大部分用不了这么多)不是**大的支出,如果能有一部分资金从其他地方“找补”给建安,交楼问题不大。

也就是说,解决短期资金面的问题,一两年时间,大部分楼盘都能做到“保交楼”。那么谁来出钱?

从银行角度:认识到问题,给停工项目暂缓的空间,暂停房贷到交付,给开发商一些贷款帮助度过难关。

这会让银行出不少血,但很多银行均表示,已对相关业务摸排过,涉及业务规模较小,风险可控。有机构统计过,相关业务不超过2%,而银保监会已经开始放出信号了;

从地方政府角度:卖地的高收入“吐出来”一部分去保交楼,也是一种手段,现实是,现在大部分地方政府财政也没什么钱,因为地方政府的大部分收入靠卖地。

但这些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开发商躺平,不去积极的卖地卖项目自救,等着银行和地方政府救。

如果说上面两个分别是中策和下策,上策是什么?

这次“停贷风波”带来的是系统性风险,从上方思维来看,维护社会总体稳定是**重要的,那么让信心恢复,市场回暖,恢复造血功能,恢复良性循环,更大的“救市”政策才是**好的上策:用更大更好的放款政策去对冲前两年的紧缩政策,提升信心,提升流动性,恢复造血功能,保楼市,保经济。

现在回过头来看,前两年的药,下猛了。

烂尾楼盘业主自救方案,烂尾、停工楼盘业主们该如何自救?

烂尾、停工楼盘层出不穷

根据武汉绿地光谷星河绘全体业主的描述,武汉绿地光谷星河绘楼盘自2020年12月首次开盘,半年时间内该项目“九开九罄”,预售回款达48亿,涉及业主超过2428名。

但该项目自从2021年8月楼盘起已停工九个月开始,业主和武汉新高兴谷置业有限公司、市房管局和区政府三方会谈近十次,到如今2022年7月仍然面临着7.25亿重点监管资金被开发商挪用一空,楼盘工程量完成不足35%的窘境。

当前离合同交房日期2022年12月31日只剩5个多月时间,楼盘建设资金缺口近8亿,开发商已构成事实性的合同违约,绿地光谷星河绘停工烂尾几成定局。

武汉绿地光谷星河绘楼盘业主面临的问题绝不只是个例,同样的,江西省景德镇市恒大旗下的恒大珑庭,该项目2021年1月开盘,卖出了900多套。然而开盘后的5月份就停工,之后有部分楼栋复工,但一期一直没有复工。

目前全国各地楼盘烂尾、停工的情况屡见不鲜。据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郑州未交付的问题项目达25249套,占比28%,大中城市里列**;长沙、昆明、福州未交付问题项目分别为28139套、10976套和8077套,占比均超过20%; 重庆、南宁、盐城、武汉等未交付问题项目占比也都在15%左右。

导致楼盘烂尾的主要原因

1、预售资金未进监管账户

“预售资金”,预售本质上就是融资行为,预售款的使用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成果,为减少烂尾风险,政策层面对预售款有着明确的要求。预售资金进监管账户是保障购房者权益、保证楼盘不烂尾的**有力措施。早在几年前,全国各地的住建部门就出台了非常完善的预售资金监管条例,各地住建部门都要求购房款应全部存入资金监管账户,专款专用。

在预售监管协议中,开发商不能直接收取房款,也不得提供任何其它预售资金收存账户,政府部门会要求开发商在监管银行开立专用账户,通常是一个预售许可证对应一个账户。然后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采取银行监管、多方监督、专款专用、节点控制等原则,对预售资金进行监管。

具体措施为:住建部门会为每一个楼盘开设资金监管账户,甚至会细化到每一栋,每一栋的监管账户都不同,监管账户在住建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此银行则为监管银行。开发商不能随意支取账户内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向住建部门申请支取。业主在买房时,若是全款购房,则购房款存入资金监管账户中,监管账户在购房合同上有写清楚,业主付款时把钱打入该账户,开发商不得要求业主将购房款打入其他账户;若业主为贷款购房,贷款部分,由放贷银行将业主的购房贷款存入资金监管账户。

● 那究竟哪些情况导致了这个预售资金监管“失效”了呢?主要有这些情况——

(1)预售资金并没有打入监管账户

● 由于购房者对于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不了解,也可能开发商利用了购房者急于购房的侥幸心理,诱导购房者将购房款项打入了开发商的自用账户,从而规避了监管;

(2)监管银行与按揭银行非一致性

● 部分地区政策对于监管银行和贷款银行并没有一致性的要求,开发商利用监管银行与非监管合作银行之间的信息差,挪用预售资金;

(3)虚报瞒报项目进度

● 一些开发商会通过虚报或瞒报工程进度、调整工程造价、调整车位价格等方式调控监管额度。

2、银行违法、违规放贷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7〕359号)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且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

郑州号称**大烂尾楼的名门翠园,就有近万个家庭被死死套住。他们对银行的违规行为也列得**为详细:

1、 违规在房屋主体结构未封顶前发放按揭贷款;

2、 将按揭贷款资金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在借款人签字后私自修改贷款合同;

3、 未积极履行资金监管义务。

江西省景德镇市恒大旗下的恒大珑庭业主们的联名强制停贷告知书中也明确指出:**,业主们指责发放房贷的银行在这处楼盘还没有获得网签和备案情况下就向自己发放了贷款,“属于典型的违规发放贷款”。

对于银行在楼栋主体未封顶就提前放贷这事,也有处罚案例。

预售资金没入监管户,银行违法违规放贷,钱就容易被开发商挪用,开发商一旦资金链断裂,钱挪不回来,楼盘出现停工烂尾的风险就非常大。而一旦楼盘烂尾,业主的房贷还得继续还,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楼盘迟迟无法竣工交房,房贷压力却丝毫没有减少,无疑给业主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烂尾楼盘业主该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购买停工、烂尾楼盘的业主们无论是全款支付还是贷款购房都希望自己购买的房屋能够尽快交付,特别是贷款购房的业主们,面对开发商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给付,房屋一直无法到手,但银行每月的催贷通知却从未停止,面对这种情况,业主们该如何维权?找谁维权?

如果是房屋还没有出现交付问题的业主,业主们可以查询自己的购房款是否进入了监管账户,需要拿上身份证和购房合同,到购买房屋所在地区的住建局的资金管理中心查询,就可以知道购房款是否进入监管账户,如果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到住建局举报开发商、到银保监举报放贷银行。

因预售资金未进监管账户,银行违规放贷而导致房屋已经出现交付问题的业主,他们更多的选择做出“强制停贷告知书”。

景德镇恒大珑庭900多户烂尾楼业主。他们发布了“强制停贷告知书”,打响了“停贷抗议**枪”。业主们在信里,痛斥相关银行“违规发放贷款,给业主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他们下了**后通牒:如果到10月份,楼盘仍未全面复工,将会全面停止偿还月供。并宣布,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将由‘违规放贷银行、监管不力的政府相关单位、转移资金的恒大江西分公司等’共同承担。

据统计,眼下共有11个楼盘宣布强制停贷,包括:郑州(5):名门紫园六期、名门翠园、鑫苑国际新城、鑫苑名家四期、奥园悦城

武汉(2):绿地光谷星河绘、恒大时代新城

景德镇(2):恒大珑庭、恒大御景悦府

长沙(1):新力铂园

南昌(1):新力城

业主维权方式是否能得到法律支持

业主要求停贷,直接受损方为银行,房子烂尾,是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而业主不还房贷,是业主与银行之间的纠纷。那么因预售资金未进监管账户,银行违规放贷而导致房屋屋已经出现交付问题的业主要求停贷是否能够获得法院支持?

中国裁判文书网记录了案号为(2018)粤民申7516号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该案件中原审原告招商银行有限公司惠州分行(以下简称招行惠州分行)诉原审被告黄一婷以及原审第三人光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耀公司),招行惠州分行认为(部分):

1、招行惠州分行与黄一婷、光耀公司已就抵押借款达成合意并签订《个人购房借款及担保合同》、《个人贷款借款借据》,该合同依法成立并实际履行。

2、招行惠州分行已就合同条款履行说明、告知的义务。合同不属于格式条款。合同中有关收款账户的约定是黄一婷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法应予确认。

3、案涉商品房未能建设完毕和按时交付是光耀公司的违约行为所导致,而非招行惠州分行未向光耀公司支付购房按揭款。招行惠州分行并非案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销售方,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无需要承担交付商品房的法律责任。招行惠州分行没有违约行为。

法院认为(部分),本案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根据招行惠州分行的再审申请,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为黄一婷是否应依约向招行惠州分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本案中,招行惠州分行与黄一婷签订的《个人购房借款及担保合同》未约定案涉贷款支付账户,而后招行惠州分行未将贷款支付至光耀公司就案涉商品房项目开设的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而是支付至该公司开立的其他银行账户。

对此,惠州市房产管理局向招行惠州分行发出的《关于对预售房按揭贷款发放进行整改的函》(惠市房函[2016]255号)表明,惠州地区商品房按揭贷款必须划转到贷款商品房对应的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由房管部门监管使用,违规可能引发不良后果。而且,招行惠州分行就案涉贷款出具的《商品房购房(按揭)款存入专户具结书》,承诺将买受人所购商品房的后续房款(按揭款)全部存入预收款专用账户,如有违反愿承担责任。

招行惠州分行在知晓商品房按揭款专款专用要求、光耀公司开设的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以及违规发放贷款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情况下,仍将案涉贷款支付至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之外的银行账户,并出具与实际付款行为不符的具结书,其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过错,一、二审判决据此认定黄一婷从起诉之日起至案涉商品房具备交付条件之前无需向招行惠州分行履行《个人购房借款及担保合同》中偿还本金及利息的义务,黄一婷已经向招行惠州分行偿还的本金及利息不予退回,在案涉商品房具备交付条件之时黄一婷仍应履行《个人购房借款及担保合同》中偿还本金及利息的义务,并无不当。综上,招行惠州分行的再审申请缺乏理据,法院予以驳回。

由此可见,广东惠州某问题楼盘的业主起诉招商银行惠州分行,请求法院支持在房子达到交付条件之前,停止还贷,法院一审、二审都判定业主胜诉。招商银行惠州分行申请广东高院再审,结果广东高院还是支持业主的请求,驳回了招商银行惠州分行的再审申请。这是目前**个因预售资金未进监管账户,银行违规放贷而导致房屋已经出现交付问题的业主要求停还房贷获高院支持的案例,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可以看出,法院对于有过错的银行要求其承担责任的态度,为维权业主们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门关注

popular

最新标签

NEWSTAGS